新建网页 1
从“人法地”谈人居环境
成都市易学研究会4月沙龙综述
成都市易学研究会4月学术沙龙于4月8日在成都市成华区文化馆举行。本次沙龙由我会副会长王伦先生主讲,主题为“从‘人法地’谈人居环境”。我会领导班子及会员、易学爱好者共三十余人参会。
王伦先生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本章先阐述了“道”的概念,接着又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的运行规律,形成了昼夜更替、四季轮回的现象,从而使人们产生了时间概念,时间的本质就是天体有规律的运行,时者,天行也。时间决定万物的生存和发展,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养。而大地承载万物,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作为大地上的生物之一,又是万物之主宰,人类的生存繁衍从宏观上看必须是在顺应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人法地”。老百姓通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每个地方的人群所发展出来的文化都会跟当地的自然环境高度相关。人们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讲当地的山山水水所赋予他们的个性融入到了衣食住行中。比如成都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生活条件优越,养成了成都人平和乐观的性格和强调安逸享受的休闲文化;而川东巴文化区的高山峻岭则养成了川东人勤劳勇敢的个性和勇于拼搏敢于出头的袍哥文化。
再往大处说,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土壤肥沃,水源丰沛,天然地适合发展农业,所以中华民族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农耕作为谋生手段;而西方文明产生的古希腊大多是半岛和岛屿,土壤贫瘠,淡水缺乏,没有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所以古代欧洲人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利用海洋的便利交通运输条件发展商业和贸易,发展和保留了商业文明。
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中国人发展出了独有的研究人居环境的学术体系,通常称之为风水、堪舆、相地等。对人居环境的各方面要素进行不凡其烦而又细致入微的研究,比如朝向、风向、水流、山脉河流走势、道路、与周围自然环境或者建筑物的关系等等。这种思想对中国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民俗文化中“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王伦老师从多个角度由浅入深的剖析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还结合实际案例跟大家交流互动,现场探讨气氛非常热烈。与会听众也纷纷发言,分享学习心得。
讲座结束后,参会者纷纷与主讲老师合影,留下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