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简介 | 学会章程 | 组织机构 | 学术成果 | 服务项目 | 学会成员 | 联系我们
  成都市易学研究会官方网站 www.zhouyi.sc.cn
    热门排行
    联系方式
电话: 13398192253 刘宗炎 会长 15308177053 曾华秀 副秘书长
Email: xietao@yeah.net
活动地点: 成都市建设北路66号成华区文化馆407
 
当前位置:成都市易学研究会——西蜀易坛 >> 易学在蜀 >> 论易学“涪陵学派”的形成、特点与深远影响

论易学“涪陵学派”的形成、特点与深远影响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不详] [日期:12-01-10] [热度:]    文字大小:

摘要:形成于两宋交替时代而极盛于南宋的易学“涪陵学派”,具有悠久的理学传统、庞大的学术队伍、强烈的爱国感情以及浓厚的地域特色等特点。该学派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程朱理学”的形成起到了承传的作用,对四川特别是涪陵的文化与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涪陵学派;程颐;谯定;易学;程朱理学

Ontheformation,characteristicandfar-reachinginfluencesoftheSchoolofFulingoftheYilearning

Abstract:FormingattheturnoftheNorthernandSouthernSongdynastiesandreachingitsprimeintheSouthernSongDynasty,theSchoolofFulingoftheYilearningenjoysanage- oldidealistConfuciantradition,ownsalargecontingentofscholars,ferventpatrioticsentimentsandlocalcharacteristics.ThisschoolexertedasucceedingandspreadingfunctionforCHENGYiandZHUXi’sidealistNeo- ConfucianismformedinthelateChinesefeudalsociety,andhadanextremelyfar- reachinginfluenceuponthecultureandeducationofSichuanprovince,especially,theareaaroundFuling.

Keywords:theschoolofFuling;CHENGYi;QIAODing;Yilearning;CHENGandZHU’sNeo-Confucianism<?XML:NAMESPACEPREFIX=O/>

有 宋一代,学说纷争,学派繁兴,他们或推寻宇宙之真理,或探索人生之究竟。在众多学派中,或以代表人物之所在州县命名,如“洛学”、“蜀学“、“关学”、 “婺学”、“闽学”等,或以学派创始人姓氏命名,如“吕学”、“朱学”、“陆学”等。而涪州人谯定首创的学术派别,时人称“谯学”或“涪学”,今人称为 “洛学的涪陵学派”[1]或“涪陵学派”。笔者试图在文中探讨易学“涪陵学派”的形成、特点与深远影响,以就正于方家。

一、“涪陵学派”的形成

“宋 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中古近古的转换期,其承前启后的地位与顾往盼来的姿态,又显示出深泓的涵量与迷人的魅力。论学术,向以汉宋并称;论文学,则唐宋并举;论 学术,又宋元同列;科学技术的发展,宋代更是超前蔽后。可以说,宋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繁荣发达面积最广、程度最高的时代。”[2]之所以能凸现这样一时代, 必然与学术的空前繁荣、学派的林林总总关系密切。“涪陵学派”形成于两宋交替时代,极盛于南宋。其形成当有其特殊的背景及原因。

政治之影 响,是“涪陵学派”得以发生之外缘。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之后,奖励儒学,曾对其侍臣曰:“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由是臣庶始贵文学。[3]太宗 年间,令史官撰《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巨著以及求天下古籍等举措,使无数士人认识到学术之重要。仁宗庆历四年,又诏令天下州县立学。 “由是学校之设遍天下”。学校之兴,书院林立,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在科举考试方面,真宗时“提倡尊孔崇儒,并规定科举考试要考儒学经典,由是儒术得以 复兴。”[4]至仁宗时,宋郊等人又上奏曰:“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宏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由此,一代 学术,迅猛勃兴。此乃“涪陵学派”形成的政治背景。

程颐贬涪州,是“涪陵学派”形成之导因。据《宋史·道学传》程颐本传载:“绍圣中,削籍 窜涪州。”[5]绍圣四年二月,诏追毁其出身以来文字,放归田里。同年十一月,程颐被遣送四川涪州编管,由地方官管制,遂失去了居住的自由。《同治重修涪 州志》载:“渡江老殳,涪陵人。伊川先生谪涪,渡江,中流,舟濒覆,人皆哭,伊川独正襟危坐如常。及岸,老殳问曰:‘当船危时,君正坐,色甚壮,何也?’ 伊川曰:‘心存诚敬耳。’老殳曰:‘心存诚敬,固善,然不若无心。’伊川欲与之言,而老殳径去。”[6]程颐到涪州,对自己的心态稍作调适后,于次年便在 被管制的艰苦环境中,在北岩普净禅院辟堂讲学,潜心“点易”,并于元符二年正月,撰成《周易程氏传》,作有《易序》。可以说,程颐是“易从伊洛入涪来”的 关键人物,也是“涪陵学派”形成的启蒙人物。涪陵学者谯定就是在其学术威名影响下,决定从程颐学《易》经,并深得伊川洛学之精髓,后自成“涪学”或“谯 学”。故“涪人祠颐于北岩”[5]。所以,今人有言:“宦海折戟,偏安涪陵,这是程颐的不幸,却是涪陵的大幸。”[7]

涪陵学者 谯定从颐学《易》并首创门派,是“涪陵学派”形成之关键。据《宋史·隐逸传》本传载:“谯定,字天授,涪陵人,少喜学佛,析其理归于儒,后学《易》于郭曩 氏。……定一日至汴,闻伊川程颐讲道于洛,洁衣往见,弃其学而学焉。”谯定学成之后,“浩然而归”。“其后颐贬涪……北山有岩,师友游泳其中。”[5]据 《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十九“艺文志”载,谯定曾“从伊川先生于汴。伊川贬涪,欲与同修易书。”[8]从以上引文可见,谯定两度从伊川。今人马培汶先生 说:“程颐对易学的许多精妙理解,都被谯定学习、继承和借鉴,谯定从而成为‘洛学’入蜀的关键传人。”[9]而洛学入蜀的“重要场所是涪陵北岩的普净 院”。

“涪陵学派”既是一个学派,学术成员就并非三五人。笔者以为:从谯定上承程颐,下启朱熹、张栻、吕祖谦等的发 展进程看,“涪陵学派”应由三部分人构成:一是土著涪陵人,主要有“涪陵学派”的创始人谯定以及“贤而有守之士”[8]崔彦直及谯定的三传弟子渊,他们是 该学派之领袖;二是谯氏门人,据《宋史》本传载:“定易学得之程颐,授之胡宪、刘勉之,而冯时行、张行成则得定之余意者也。”[5]除这几个关门弟子外, 朱熹、陆游等为谯定的再传弟子。他们是“涪陵学派”之中坚和骨干;三是流寓涪州之理学家,如罗从彦、尹焞、朱熹等,他们有的是谯定的同门师兄,有的是谯定 的再传弟子,他们在涪陵或探讨理学、研习《易》经,或定居北岩,聚徒讲学。尹焞、朱熹在涪州皆有题壁诗。尹焞《偶感贴壁》诗云:“少蒙师教指迷津,老读义 经味入神。无限青山随意好,强来骑马踏红尘。”朱熹《北岩题壁》诗云:“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8] (《艺文志》)他们是“涪陵学派”的重要成员,对学派的形成起推动作用。笔者现根据《宋元学案》理出“涪陵学派”之学统渊源及学术传承关系图:

(从略)

二“涪陵学派”的特点

据 《宋史》谯定本传载:程颐回洛阳后,一日,“袁滋入洛问易于颐,颐曰:‘易学在蜀耳!盍往求之?’”[5]就连程颐都不得不承认“易学在蜀”的事实。这究 竟是因为谯定“得闻精义,造诣愈至”[5]之因,抑或是“涪陵学派”已然具备自身特点呢?笔者以为,这是因为以谯定为首的“涪陵学派”已具雏形,并独具特 色。综观南宋之“涪陵学派”,其特点如下:

悠久的理学传统。宋代的理学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人物,南宋至今,人称“程朱理学”。在 程颐与朱熹相间的百年岁月中,涪陵本土学者谯定却在中间起一个过渡与承传作用。谯氏上宗程颐理学,下授刘勉之、胡宪,再由刘、胡二人将理学授与朱熹。谯定 及涪陵学派之功绩不仅在于“洛学”入蜀,更在于让“涪学”出蜀,由西南至江南,尔后至全国。并在南宋后期至前清的六七百年中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故 八百年前的涪州牧范仲武在程颐塑像两侧撰写对联云:“洛水溯渊源诚意正心一代师宗推北宋;涪江流薮泽承先启后千秋俎豆焕西川。”[10]毫无疑问,对联已 阐明其传承关系。谯氏的理学思想就是通过其弟子及再传、三传弟子们扩展开去,“使程颐、谯定在涪陵开创的理学研究得以发扬光大”[9]。尤其值得一提的 是,谯定弟子刘勉之的学术思想对其女婿朱熹有重大影响,《宋史·刘勉之传》有言:“熹之得道,自勉之始。”

庞大的学 术队伍。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言:“后以《易》学授刘白水勉之、胡籍溪宪,而冯时行、张行成则得先生之余意者也。”[11]谯氏“门人和再传弟子有二百 人以上”[12]。“谯氏三传”弟子则更多,仅朱熹、吕祖谦、张栻三人的弟子就达数百人之众。可见,谯定的二传、三传弟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术队伍,特别 是朱熹及其学生更是一个有势力的学派。仅举一例可证:“在庆元年间,其政敌就已担心在朱熹死后四方来会葬的将达千人,议论时政,褒贬人物,可能掀起一场政 治运动,故请政府下令禁止。”[13]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宋元学案》100个学案中,谯氏门人及再传、三传弟子涉及的学案多达35个,占三分之一强。故 王梓材说,谯定“先生固程门一大宗也”[11]。从“蜀人敬礼,不敢名,称之曰‘谯夫子’”中可见谯定在南宋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强 烈的爱国感情。谯定在政治上一直是主战抗金,反对朝廷一味妥协退让。他还告诫其弟子应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在他的教诲下,谯氏门人多为主张抗金之名将,其 中,尤以冯时行、张浚为最。绍兴八年,当秦桧主张与金人议和时,冯时行出于爱国忠心,直言上奏皇上:“金人议和,何足深信?”后虽被宋高宗斥为“杯羹之 语,朕不忍闻!”并因此逐出京师“知万州”,但冯氏忠义报国之情时人称羡!冯时行的人生宗旨为:“上无负于明天子,下无负于贤方伯,幽无负于鬼神,明无负 于庶民。”[14]谯氏另一弟子张浚,在宋高宗、孝宗两朝供职,官至丞相,也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名将。他曾面对金人的虎视眈眈,上奏朝廷:“当今事势,譬如 养成大疽于头目心腹之间,不决不止。”他因此触怒秦桧,被贬至永州。“先生去国几二十载,天下士无贤不肖,莫不倾心慕之。”[11]难怪宋高宗视他为“一 飞冲天”的“羽翼”,宋孝宗把他当作“不容摇夺”的“长城”。史家评论张浚曰:“儒者之于国家,能养其正直之气,则足以正君心,一众志,攘凶逆,处忧患, 盖无往而不自得焉。若张浚者,可谓善养其气者矣!”谯氏的再传弟子陆游更是一位“本意灭虏收河山”的爱国诗人和政治活动家,一生之中曾因力主抗战屡被罢 官,直至晚年罢官回山阴故土之后,报国之情始终不渝。临终前还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句《示儿》诗。仅此数例可见,“涪陵学派”具备爱国家爱民族的宝贵传统,在 国家、民族危难时,或“职所当为者,悉明目张胆言之”[15],或挺身而出,为国捐躯。

浓厚的地域特色。涪州人素有 “人多憨勇……其人性质直”[16]之特征。“涪陵学派”之成员大多如此。《宋史》本传载:谯定面对“崇政殿说书”之职,能“以论不合”之故而辞去;面对 他人与其衣食能“不受”,能“委金而去”、“袖而归之”,其“自立之操”何等高洁![5]谯定“为人高风亮节,公正廉洁”,故蜀人称为谯夫子。涪州另一理 学家崔彦直也是“贤而有守之士”。谯氏门人冯时行出知万州时,倍受百姓爱戴,称他为勤政爱民的“三巴贤守”。谯氏另一门人胡宪,平生淡泊功名利禄,好隐于 山林,胡安国“称其有隐君子之操”。[5]可见,谯氏本人及其众多弟子都能“恪守儒家贫贱不移的立身情操”。谯定重视培养地方学者,在谯氏门人中,有三个 为蜀中人,其中冯时行是恭州乐碛人,张浚为汉州绵竹人,张行成为临邛人。在其再传弟子中,张栻、魏了翁等也是蜀中人。“到南宋初,蜀中理学逐渐发达,形成 风气,日益成为蜀中学术的主流”,并“涌现出不少理学大师,撰写大量理学著作……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相当地位。”[17]这无疑与谯定重视培育地方学者是 分不开的。

三、“涪陵学派”的深远影响

“涪陵学派”声名殆尽,不闻于世也久矣。究其原因,这与谯定有密切关系: 首先是他与时政不合。靖康初年,因吕好问所荐,“钦宗召为崇政殿说书,以论不合,辞不就。”后来“许翰荐于朝,授通直郎”[8],至汴梁,适逢金兵大至, 流落归蜀。后来虽有出仕愿望,但终因未能就职,无任何政绩可言,加之隐居四川青城山,世人皆以为与统治者不合,也为正统观念之不容。因此,在封建时代,统 治者及后学者自然不愿宣传“道学化”的“涪学”。其次是他无著作传世。据《涪陵县续修涪州志·艺文志》载,谯定曾撰有《谯子易传》,但早已失传。“涪陵学 派”的领袖谯定虽“师事程颐,遂得理学精义”,而为政之道、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及人性修养等观点与主张,使后学者无所本,故随着时间推移,“涪学”逐渐杳 无声息。

值得肯定的是,作为一个理学家,谯定声名虽不太显著,但他却是理学从程颐的“洛学”发展到朱熹“闽学”的一个重要的过渡 和承传人物。“定《易》学得之程颐,授之胡宪、刘勉之”等,胡宪、刘勉之又授之朱熹。朱熹受学于胡宪“为最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朱熹是程朱理学 的集大成者,“绍道统,主人极,为万世宗师”,其“思想经过统治阶级推崇宣扬,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以至日本等海外国家和地 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8]。程朱理学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涪陵学派”特别是谯定功不可没。客观地讲,谯定及“涪陵学派”在整个 程朱理学的形成过程中至少起了一个承传作用。如果没有谯定及“涪陵学派”,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等将会改写。这是“涪陵学派”在全国范围内所作的巨大贡 献和深远影响。

就地方而言,“涪陵学派”的深远影响,凸现在:

第一,如前所 述,由于谯定注重培养地方学者,在南宋初年,整个四川的“涪学”逐渐发展壮大,并日益成为蜀中学术主流。特别是再传弟子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以吕祖谦 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及以三传弟子魏了翁为代表的鹤山学派,均是四川涌现出来的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程颐、谯定的理学,由两宋之 际的“洛蜀之争”、“终莫能合”,到南宋中期的“洛蜀会同”以及“蜀学转型”,得益于“张栻之学返传回蜀”[12],而完成这一任务的著名学者全部是蜀中 人,如刘光祖、魏了翁等。《宋史·魏了翁传》云:“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明人张之厚也指出:“历魏晋唐宋二千余载,而蜀人咸知 义理之学,自鹤山先生始。”[19]

第二,自“易从伊洛入涪来”之后,谯定“助颐凿北岩点易洞”,“并于颐前朝夕聆 教,其理学造诣愈深,遂使‘程学’在涪传播。”[20]后经过谯定以及“涪陵学派”其他学者的传扬,遂使涪陵成为理学“发祥圣地”。由是,著名理学家、诗 人如尹焞、罗从彦、陆游、朱熹、范成大等,接踵至涪或凭吊先师,或聚徒传道,或登临胜境,或题咏刻壁。真可谓“少小咸来,群贤毕至”,涪陵借以名扬天下。 《同治重修涪州志·艺文志》收录的大量文学作品中,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关北岩及点易洞的散体文6篇,诗歌51首。另外,北岩石壁题刻计57幅,黄庭坚、 朱熹等人的题刻至今清晰可见。[21]同时,“涪陵学派”也“使涪陵的地域文化注入了易学的深厚内涵”[7]:一是南宋淳祐十年涪州知州赵汝廪主持刊刻朱 熹编著的《易学启蒙》一书,供州人学习和研讨;二是南宋至清代,研习易学者众,著述颇丰,如,有谯定《谯子易传》、蔺希夔《易注》、况抡标《周易一说》等 等。[8]而今在全国医药界享有盛誉的太极集团,从理念、药名至疗效等均注入了易学内涵。由此,“涪陵地域文化就不仅只属于渝东南这块土地,不再轻飘和单 薄”。[7]

第三,“涪陵学派”领袖谯定与程颐“游咏”《易经》、探讨理学的北岩“钩深堂”,后相继成为尹焞、罗从 彦、朱熹等理学大师的讲学之所。由是,北岩钩深堂一时“名流汇集,后学辈出”,有“文风齐两蜀,仙洞接三都”之誉。特别是宋嘉定十年,涪州知州范仲武将北 岩钩深堂改建为北岩书院后,朱熹的弟子涪州人渊不仅讲学于此,而且亲任堂长达20余年。从南宋时的北岩书院到清朝乾隆年间之后的钩深书院,“涪陵学派”的 重要场所——涪陵北岩一直是涪州讲学、办学之所在地,被涪州人誉为“涪陵教育的发源地”。[22]在封建社会后期的近800年中,对涪州文化与教育的发 展、涪州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使古之涪州“科名雀起,人文蔚盛”,“伟人才士接踵辈出,甲于两川东西者千百余年”。

 在以上众多的人才中,还出现了一批佼佼者:贤良忠臣夏邦谟、周茹茶、陈计长等,文学家、史学家贾元、萧学句、何浩如等,学者、书法家周煌、石彦恬等……。 正是这些人才,铸造了涪陵文化与教育昨日之辉煌。此外,明清两代涪陵出现了400多位朝廷命官被派往全国各地,他们又是涪陵地方文化向外传播的使者,提高 了涪陵在全国的知名度。

总之,易学“涪陵学派”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程朱理学”的形成,起到了承传作用,对四川特别是涪陵的文化与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金鑫.程朱理学与书院[J].哲学与文化,1990,.

[2]许总.宋诗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3]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5]脱脱,等.宋史:下册[M].二十五史[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吕绍衣,等.同治重修涪州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

[7]黄贵.梦想与跨越[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

[8]王鑑清,施纪云.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M].民国十七年铅印本.

[9]马培汶.涪陵学者谯定创“涪陵学派”[N].涪陵师范学院报,2002—07—08.

[10]涪陵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涪陵市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1]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胡昭曦.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J].成都:四川大学学报,2000,.

[13]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4]傅德岷,等.重庆与名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15]卫国史.恩荣堂序[A].吕绍衣,王应元.同治重修涪州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6]常璩,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

[17]段渝,谭洛非.濯锦清江万里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8]董玉整.中国理学大辞典[Z].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19]蒲江县志[M].光绪年间.

[20]曾立人.谯定[A].徐世群.巴蜀文化大典:上[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1]汪若敏.乌江诗话.涪陵,1996.

[22]孙由德.涪陵地区历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龙隐网 易学会官方微信:cdyj..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友情连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成都市易学研究会 www.zhouyi.sc.cn
版权所有:成都市易学研究会 技术支持:博约科技
活动地点:成都市建设北路一段66号成华区文化馆407 电话: 13398192253 刘宗炎 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