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学哲学史上,宋代是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被称为"宋易时期","其解易的学风一直延续到清初"。(1)在宋代的易学发展中,四川是发达地区之一,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曾指出"易学在蜀"。宋代四川地区的易学研究,是宋代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巴蜀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不是对易学进行研究,而是对程颐所说"易学在蜀"作些初步剖析,以探讨宋代四川地区易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并试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一些管见。
一、"易学在蜀"的含义
《宋史·谯定传》载:"初,程颐之父垧尝守广汉,颐与兄颢皆随侍,游成都,见治篾箍桶者挟册,就视之,则《易》也,欲拟议致诘,而篾者先曰:'若尝学此乎?'因指'《未济》男之穷'以发问。二程逊而问之,则曰:'三阳皆失位。'兄弟涣然有所省。翌日再过之,则去矣。其后袁滋人洛,问《易》于颐,颐曰:'《易》学在蜀耳,盍往求之?'滋入蜀访问,久无所遇。"(2)
程颐一生两次到过四川,一次是其父程垧知汉州(治今四川广汉市)。程颐随侍;另一次是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程颐被贬送涪州(治今四川涪陵市)"编管"。程垧何时知汉州?据程颐《先公太中家传》载:"神宗即位,(■)覃恩迁司门郎中。是岁……代还,知汉州事,迁库部郎中。……熙宁中,议行新法,州县嚣然……及法出,为守令者奉行惟恐后,成都一道抗议指其未有便者独公一人。时李元瑜为使者,挟朝廷势,凌蔑州郡,沮公以为妄议。公奏请不俟满罢去,不报。乃移疾乞授代,不复视事,归朝愿就闲局,得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3)则程■知汉州的时间,是在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神宗即位以后,至熙宁三年(1070年)以前。《宋史·谯定传》说程■知汉州时"颐与兄颢皆随侍",此话可疑。程■知汉州这段时间,程颢先后任泽州晋城令、秘书省著作佐郎(任职时间不长)和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熙宁二年八月任命),(4)不可能"随侍"程垧。程颐确乎随其父到汉州,而且还游过成都。程颐的弟子记载道:"范尧夫为蜀漕,成都帅死,尧夫权府。是时,先生(程颐)随侍过成都。""(程颐言)昔余过成都","程子过成都时"。(5)程颐还两次撰写《为家君请宇文中允典汉州学书》。(6)至于程颐在成都见"治篾箍桶者"挟《易》且"发问",已不可考,照《宋史》的说法,"篾叟"乃"蜀之隐君子也"。(7)
袁滋在洛阳问《易》于程颐。袁滋, 《宋史》只言是"闽人",其生平未详,何时入洛问《易》于程颐,亦不详,大约在兀佑、绍圣间。因为,第一,邵博曾说:"盖当康节隐居谢聘日,伊川年尚少,未为世所知也。"又说:"司马文正公在洛阳修史日,伊川先生程颐正叔为布衣,年尚少,其见亦有时。"(8)邵博是邵雍之孙。邵雍熙宁十年卒,此前隐居谢聘于洛阳。时程颐为40岁左右,"年尚少,未为世所知"。熙宁、元丰年间,程颐为35岁至53岁,因近甩屡荐皆不愿仕,被你为"河南处士"。这段时间正值司马光在洛阳修撰《资治通鉴》。邵雍一家与司马光、程■一家在洛阳交往甚密,邵雍的孙子邵博当然很了解程颐的情况,他称这时的程颐为"布衣"、"年尚少"、"未为世所知",是指其学术地位还不高,影响也不大。第二,自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即位后,朝廷开始授程颐为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之职。元佑七年(1092年),判西京国子监,至绍圣四年十月。这七年多的时问(程颐58岁至65岁),程颐都居住在洛阻;而且已任官崇政殿说书、判西京围子监,其学术地位比以前高,影响也比以前大。袁滋很可能是这段时问人洛问《易》的。谯定到洛阳听程颐讲"道",也可能是这段时间。
程颐所说"易学在蜀",当是基于他所了解的四川地区研究易学的传统与现状。
第一 ,蜀中治《易》,源远流长,自古有名。西汉时期,严遵(字君平),蜀郡成都人,"专精《大易》,耽于《老》、《庄》"。(9)之后,严君平的弟子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10)在哲学思想上,"扬雄上承《易经》、《老子》,下启王充、张衡乃至魏晋玄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1)此后,有一些治《易》学者,成就突出者推唐代资州(治今四川资中)人李鼎祚,他撰成的《周易集解》在易学研究史上有重要地位。程颐是了解四川的这一传统的,而且推崇扬雄,他说:"自汉以来,惟有三人近儒者气象:大毛公、董仲舒、扬雄。"(12)
四川涪陵人谯定,先是在四川学《易》,其师即南平(今四川綦江)人、始祖在汉为严君平之师并世传易学的郭曩氏。后来,谯定在汴京,"闻伊川程颐讲道于洛,洁衣往见,弃其学而学焉"。(13)程颐自然也从谯定那里了解到一些蜀中易学研究的情况。
第二,程顾14岁时曾问道求教于周敦颐,遂入周之学统。周敦颐就在蜀中作过地方官,且与蜀中学者有不少联系。嘉佑元年(1056年)十一月至嘉佑五年六月,周敦颐任合州(治今四川合川)判官。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当时乡贡之士,闻先生学问多来求见",(14)其中以遂宁人傅耆(字伯成,一作伯寿)最为突出。傅"从周子游而接其议论",以后的十多年里还经常有交往,并在易学研究上相互讨论。(15)合州的士子"从学者甚众,而尤称张宗范有文有行,名其所居之亭日'养心',且语以圣学之要"。(16)嘉佑四年,周敦颐43岁时,还在合州与阆中人、左丞蒲宗盂"相与款语连三日夜",并决定娶蒲之妹为继室。(17)《宋史》载:"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敦颐曰:'吾老矣,说不可不详。'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程)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敦颐)来耶!"'(18)可见程颐平生对周敦颐的推崇、关注与了解。程颐还同与周敦颐有长期交往的傅耆有联系。(19)从周敦颐、博耆等人那里,程颐也会了解到四川地区治《易》的情况。
第三,自宋初至神宗的100多年问,特别是宋仁宗时期,四川地区易学研究风气更炽,学者众多,著作迭出(详见本文第二部分),在阳川居住数年并到过成都、见过"篾叟"挟《易》发问的程颐,当然会对蜀地的易学研究有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位汲汲于儒学研究、特别是易学研究的学者,程颐所说"易学在蜀",这是很有分量的一句话,可惜未见其具体阐述。从上述情况分析,笔者认为,程颐所云"易学在蜀"是出自他对四川地区易学研究的传统和现状的了解,从而概言蜀中易学发达,或指蜀中对易学有研究深度、特色的学者,亦或二者皆指。当然,程颐此话,不是说只有蜀地才有易学,也不是指蜀中易学研究为全国之冠。
程颐活了75岁,逝世于大观元年(1107年)九月。(20)他说"易学在蜀"这话,是在他第二次入蜀即绍圣四年(时65岁)以前,他所概括的蜀中易学研究的情况,当是在此之前的。然而,蜀中易学仍在继续发展(就连程颐本人的名著《周易传》也是在四川涪陵时完成的),直至南宋时期历久不衰。因而,笔者以为.也可以借程颐所说"易学在蜀"的评论,来概括整个两宋时期四川易学研究的发达状况。
二、宋代四川地区易学研究状况
据笔者所见的不完全资料,将宋代四川地区的有关易学研究的学者和著作列表于下。(21)
时 间 姓名 籍贯(今名) 著作名 称 存佚情况
太祖太宗真宗宋初仁宗 陈抟李畋陈渐黄敏李 见程贲何维翰邓 至 潼南或鹿邑成 都阆 中金 堂富 顺泸 州成 都成 都 《指玄篇》81章《易龙图》1卷《正易心法注》《易义》《演玄》10卷《九经余义》100卷《易枢》10卷《太玄经义训》《易义》《易义》 佚佚存佚佚佚佚佚佚佚
时间 姓名 籍贯(今名) 著作 名 称 存佚情况
神 宗哲 宗徽 宗 范祖禹章 ■张公裕代渊陈皋杨绘鲜于■谯定陈文佐苏 洵苏轼苏辙陈希亮龙昌期黄唏郭长儒房审权张 简文 儒冯止符史通挛 宏冯时行罗志冲 成 都成 都崇 州都江堰市三台绵 竹阆 中阆 中安 岳眉 山眉 山眉 山青 神仁 寿不 详成 都成 都大 邑绵 阳遂 宁青 神成都或宜城璧 山合 川 《家人卦解义》《太玄图》1卷《太玄经发隐》1卷《周易注解》《易沦》20卷《周易论》10卷《易索蕴》《易图辨》《周易圣断》7卷《易传》《易义》《太玄论》《易传》(三苏合撰)9卷《易说》3篇《辨钩隐图》《周易祥符注》10卷《易义》10卷《易解》10卷《周易义海》100卷《周易义略》9卷《周易注》《太玄注》《易解》《易蓍》《乾坤别解》3卷《易解》30卷《易诊》《易解》 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存存存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
时 间 姓名 籍贯(今名) 著 作名 称 存佚情况
高宗孝宗宁宗 王 当吕凝之张行成张浚刘 伟刘伯熊李石李焘冯诚之张拭刘光祖赵介胄毛璞任希夷李舜臣焦巽之薛 绂胡次和高定子 眉 山成都或眉山邛崃或蒲江绵 竹遂 宁简 阳资 中丹 棱绵 阳绵 竹简 阳简 阳泸州市眉 山井 研夹 江夹 汀邛崃或崇州蒲 江 《经旨》3卷《易书》40卷《周易通变》48卷《元包数总义》2卷《翼玄》12卷《周易述衍》18卷《潜虚衍义》16卷《紫岩易传》10卷《易义》《东溪易传》《方舟易学》2卷《周易古经》8篇《易学》5卷《易大传杂说》1卷《五经传授图》1卷《易英》10卷《南轩易说》3卷《南轩太极图解》《续东溪易传》《诸经讲义》《易传》《易传》11卷《经解》10卷《易本传》33卷《易原》《则书》10卷《太玄集注》12卷《经说》5卷 佚佚佚存存存佚佚存佚佚存佚佚佚佚佚存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佚
时间 姓名 籍贯(今名) 著作名 称 存佚情况
理宗不详 胡晋杰吴之巽许奕杨泰之李心传牟子才虞刚简魏了翁高斯得税与权文及翁柳申锡阳枋阳 ■家铉翁史尧辅司马子己蒲郎中 崇 庆 中江或大竹 简 阳 青 神 井 研 井 研 仁 寿 蒲 江 蒲 江 重庆市 绵 竹三台 铜 梁 铜 梁 眉 山 丹 棱 宜 宾 不 详 《太玄索隐》 《诸经讲义》5卷 《周易讲义》 《九经直音》9卷 《九经正讹》1卷 《诸经正典》 《易本传》33卷 《易解》2卷 《丙子学易编》5卷 《四尚易编》 《易说》 《周易要义》10卷 《九经要义类目》10卷 《周易集义》64卷 《易举隅》 《易说》 《易学启蒙小传》l卷 《校正周易古经》12卷 《易本义》 《先天太极图说》 《易正说》2卷 《字溪易说》 《说易》 《诸经讲义杂稿》50卷 《先后天图》 《易传》 存(残) 佚 佚 佚 佚 佚 佚 佚 存 佚 佚 存存(残) 佚 佚 佚 存 佚 佚 佚存(残) 佚 佚 佚 佚 佚
(说明)(1)表列"时间"一般取该学者中进士或所著论述完成的时问,实际上该学者在世之年不限于此。(2)表列"籍贯"有二说者,笔者倾向于第一说。
上表所列共69位学者。从时问上看,北宋时期33人,占47.8%,内宋初6人,占8.7%;仁宗时期17人,占24.6%;神宗至徽宗时期10人,占14.5%。南宋时期36人,占52.2%,内高、孝、宁、理四朝34人,占49.2%。可见,自仁宗起至理宗,是宋代四川易学的发达时期,其中仁宗和南宋中期最为发展。从学者的籍贯上看,有两个比较集中的地区,即成都地区(包括成都、邛崃、蒲江、崇庆、绵阳、绵竹、简阳、都江堰市、大邑、金堂)29人,占42%,内成都为多,有9人,占13%;眉山地区(包括今眉山、青神、井研、丹棱、夹江、仁寿)18人,『与26%,内眉山为多,有6人,占8.6%。
上表所列69位学者,有易学著作92部,今存16部(内3部已残)占17.3%;已佚76部,占82.7%。傅增湘先生曾搜荟一些散见文章,载于《宋代蜀文辑存》,亦表列于下。
姓名 题 目 《宋代蜀文辑存》所载卷数 原 出 处
杨绘张 浚张行成李 焘 《论重卦》《论八卦方位》《论坤兑不言方》《释类》《论易数》《论刚柔》《进易书状》《论浑天》《李氏易传序》《易举正跋》《晁以道古易跋》《说玄跋》 卷18卷18卷18卷18卷45卷45卷49卷49卷53卷53卷53卷53 《周易义海撮要》卷12《周易义海撮要》卷12《周易义海撮要》卷12《周易义海撮要》卷12《绵竹志》卷18《绵竹志》卷18《嘉庆邛州志》卷39《玉海》卷4《群书校补》《文献通考》卷175《文献通考》卷176《文献通考》卷208
度正李心传张献之 《章氏太玄经注疏跋》《太玄经疏跋》《太玄发隐跋》《跋傅耆同人卦说》《跋太极图说》《论韩氏易系辞注》《张紫岩易传跋》 卷53卷53卷53卷76卷76卷77卷79 《文献通考》卷208《文献通考》卷208《文献通考》卷208《经义考》卷69《经义考》卷71《经义考》卷69《绵竹县志》卷41
还应当提及的是,除了四川籍学者,两宋时期还有一些非四川籍学者,在四川地区研治和传播易学。除上文说到的周敦颐外,还有程颐和邵伯温等人。
绍圣四年十一月,程颐因"党论","送涪州编管",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徽宗即位,将程颐"移峡州"。同年四月,获赦,"复宣德郎,任便居住"。(22)这两年多时间里.程颐住在涪陵隔长江北岸三里的北岩山普净院,"北岩石壁有洞,宋程伊川注《易》于此",人称"点易洞"、"注易洞"。(23)元符二年正月,程颐的《周易传》在涪州完稿。(24)与此同时,四川的一些学者也来此向程颐论学请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谯定。
邵伯温,洛阳人,是著名理学家邵雍的儿子。曾在四川地区任知果州、提点成都路刑狱、利州路转运副使等官。"初,邵雍尝曰:'世行乱,蜀安,可避居'。及宣和末,伯温载家使蜀,故免于难。"邵伯温卒于绍兴四年(1134年),终年78岁。(25)从宣和末年(宣和最后一年为公元1125年)至绍兴四年,邵伯温在四川住了约10年。邵伯温从洛阳举家迁四川,是住在犍为县,在那里仿洛阳所居命宅名为"安乐窝",死后亦葬在犍为。据新修《犍为县志》载:"邵夫子坟。北宋末年邵伯温携家入川,来县定居大定山,住宅起名安乐窝。伯温及其子死后葬于城南大山坡黄花冲邵家后代迂回洛阳。清乾隆时,邓伯温后人邵墩来县清理祠墓……见断碑,有'康节之子朝议大夫秘阁修撰讳伯温'等字洋……墓占地约3亩,人称'夫子坟'。"(26)邵伯温著有《易学辨惑》、《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等。邵伯温在犍为的学术活动不详,但至少也是一位客籍四川地区的治易学者。
这些客籍学者的部分学术活动,是宋代四川地区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当时四川易学研究的发达作出了程度不同的贡献。
三、"易学在蜀"需深入研究
如果说把程顾所云"易学在蜀"作为对宋代四川地区易学发展状况的概括,那么,就需要对这种状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研究,以探明"宋易时期"四川地区宋易研究这份重要的历史遗产。近十年来,学术界特别是四川学者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对一些宋代四川学者如陈抟、龙昌期、苏洵、苏轼、谯定、张拭、魏了翁的学术思想(包括易学研究)和巴蜀易学源流进行了较为集中的论述或介绍。总的来看,对于宋代四川易学状况的集中研究,还处在肇始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笔者不是从事研究哲学和哲学史的,对《易》和易学更缺乏了解,只不过是在接触宋史和巴蜀文化史的过程中,觉得在深入研究"易学在蜀"的问题上,以下三个方面是需要弄清楚的。
(一)宋代四川地区易学研究的成就、水平和历史地位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宋代文化灿烂辉煌、达于顶峰,是封建社会文明"造极"和"空前绝后"时期。(27)而江南和四川则是两宋文化最发达的两个地区。(28)易学研究是否也是这样?很值得研究。
有的论著对宋代四川学者的易学研究,作了较深入的发掘和日月确评价。比如陈抟,(29)他于理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开源之功"。(30)陈抟著有《无极图》和《先天图》,南宋理学家朱震在《汉上易卦图》和《进周易表》中,曾列举北宋象数学的传统,陈抟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然后,穆修传《先天图》于李之才,再传于邵雍;传《太极图》于周敦颐,再传于程颢、程颐。有学者说:"陈抟创立的先天易学开创了宋明以来易学研究的先河。""陈抟的《无极图》、《太极图》、《先天图》、《河图》、《洛书》、《正易心法.注》成为后代相当多的易学家的基本依据,在宋、元、明、清出现一大批追随者。"(31)又比如龙昌期,《宋史》无专传,所存资料很少,有学者悉心搜荟,撰写专文,指出:晏殊说他"博贯诸经",范仲淹说他"治《易》深达微奥","足见龙昌期的学术成就,当时评价是很高的,因此才会受到士林的欢迎,被远邀到福州讲《易》"。(32)像这样发掘性的研究,在研究宋代易学上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论著对宋代四川的一些著名学者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如苏洵、苏轼、张拭、魏了翁等,(33)也探讨了这些学者在治《易》方面的学术思想。限于研究角度,对这些学者的易学研究未能加以集中清理和系统评介。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只要转换研究角度,就会深入到这些学者的治《易》领域。
有关宋代四川学者的易学著怍,《四库全书总目》作了较为集中的简介,如苏轼父子的《东坡易传》、张浚的《紫岩易传》张拭的《南轩易说》、李心传的《丙子学易编》、魏了翁的《周易要义》、税与权的《易学启蒙小传》、李杞的《用易详解》、张行成的《皇极经世索隐》和《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 《易通变》(34)等。这些著作虽是很少的一部分现存著作,但可从中看到宋代蜀人研究易学之一斑,是需要加以深入研究的。比如《东坡易传》(即《苏氏易传》),即北宋蜀学主将苏轼父子合作的力著。它有相当大的影响,南宋时朱熹即撰写《杂学辨》加以诘难.(35)《宋元学案》专立《苏氏蜀学略》一卷。(3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介,于《东坡易传》指出:"然朱子(熹)所驳不过一十九条,其中辨文义者四条,又一条谓苏说无病,然有未尽其说者。则朱子所不取者仅十四条,未足以为是书病。……、今观是书……盖大体近于王弼,而弼之说惟畅玄风,轼之说多切人事,其文辞博辨,足资启发,又乌可一概屏斥耶。李衡作《周l易义海撮要》、丁易东作《周易象义》、董真卿作《周易会通》皆、采录其说,非徒然也。"(37)有学者对苏轼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后指出:"苏轼的哲学思想是复杂的,他将儒、佛、道的思想揉合在自己的哲学中,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宋代以来,儒、佛、道已经有合流的趋势,苏轼的思想就代表了这种趋势。"(38)儒、佛、道"三教合流",这是宋代儒学演变的一大趋势,许多易学家、理学家都是如此,朱熹也是如此。朱熹诘难苏轼为"杂学",恐怕有更复杂的原因;从这里也看到《苏氏易解>在当时学术界的地位。可见,对这些著作深入剖析是很必要的。
(二)宋代四川地区易学的学术源流及学派
有学者指出,两宋是"巴蜀《易》学勃兴"的时期,不仅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易》学专家,同时又出现了《易传》的多种流派。这些流派有"宗古易的象数派"、"宗王弼、刘牧的义理派"、"宗《易》的本言与蕴言的数理派"、"宗邵雍、程颐、朱熹的纯弹学派"、"专尚图书学派"、"易卦互体派"。(39)这是研究宋代四川易学的很重要的内容。随着资料的广泛搜荟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将公对宋代四川易学的学术源流和学派,有更丰富、更明晰的认识。
从地区分布来看,宋代四川学者多集中于成都和眉山一带。其他地区的情况如何呢?笔者认为,邛崃的张行成、涪陵的谯定就很值得研究。
张行成,字文饶,临邛人,学者称观物先生。乾道间,由成都府路钤辖司干办公事致仕,杜门十年,潜心易学,著作共7种,凡79卷。(40)或认为张行成之学"归宿在康节(邵雍)",或认为"康节之学不得其传……张行成疏通其纰缪,遂成一家"。(41)据张行成自己说:"臣自成都府路钤辖司干办公事丐祠而归,札门十年,著成《述衍》十八卷,以明伏羲、文王、孔子之《易》;《翼玄》十二卷,以明扬雄之《易》;《潜虚衍义》十六卷,以明司马光之《易》;《皇极经世索隐》二卷、《观物外篇衍义》儿卷,以明邵雍之《易》;《通变》四十卷,取自陈抟至邵雍所传先天卦数等十四图,敷衍解释,以通诸《易》之变,始若殊途,终归一致。"(42)既然张行成的易学研究在于"通诸《易》之变",则不好说足是传邵雍之学,似是兼容、综合、吸收、发展,"遂成一家"。
谯定,两宋之际涪陵人,现知有关他的资料很少,从所见资料略知几点。第一,他"少喜学佛",后学《易》于南平(今四川綦江)人郭曩氏(郭的始祖在汉时为严君平之师,世传易学),以后又去洛阳请教程颐。程颐被贬到谯定的家乡涪州期间,他同程颐"游泳其中",共同研讨以易学为主的学术,也可能协助程颐注《易》。则谯定易学的学术渊源有四JlI的传统易学,也有程颐的易学。(43)第二,谯定留下的著作很少,但其学术影响却不小。《宋元学案》列出其学术源流,列为"谯氏门人"的有刘勉之、胡宪(均为朱熹的业师)、张浚、张行成、冯时行等;"谯氏再传"有朱熹、张拭、吕租谦等;"谯氏三传"有蔡元定、黄干、辅广、陈埴、杜煜、陈淳、袁燮、舒磷、沧州诸儒159人、岳麓诸儒33人、二江诸儒10人、丽泽诸儒67人等;"谯氏四传"有王应麟等。所以王梓材说谯定"固程门一大宗也"。(44)有学者说,按照传统的说法,就宋代的地域而言,二程洛学分为七派,其中"在四川有谯定的二程之学,即涪陵学派"。(45)
这里,又提出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即宋代四川易学学者的学统、学派和特点如何?只是承传中原、江南一些学者的学说,还是兼而承传蜀中易学研究传统?只是简单地承传已有的易学研究,还是有自己的创新?他们的易学研究有什么新的贡献或新的特色?同时,也要注意,对宋代四川学者的研究,既要充分重视成都、眉山一带,也要充分重视此外其他地区的学者。
(三)宋代四川地区易学研究蓬勃兴起的原因
已知材料表明,从纵的发展来看,在封建社会中,宋代是四川地区易学研究最发达的时期,学者多、著作多,有新的发展,影响大;从横的方面来看,宋代各地区中,四川的易学研究位于前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发达状况,需要从宋代整个社会和各地区的社会情况综合考察,需要从整个儒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与佛教、道教的关系加以考察,也需要从四川地区的学术传统和学术演变加以考察。值得注意的是,如本文第二部分表中所列,69位学者有易学著作92部,今存者只有16部,仪占17。3%,其中还有3部已残;一些学者在当时著称于世,但后世却鲜为人知,甚至湮没无闻。形成这种状况,又是什么原因?这里不禁联想到,北宋中期朔、洛、蜀党的党争,形成了"蜀学", 《宋元学案》专撰《苏氏蜀学略》一卷,并以为南宋中期张拭之学返传四川,"蜀学大盛"。(46)这个"蜀学",当然也包括易学研究在内。然而,对于宋代蜀学,历来研究不够,还没有全面认识其历史面目。
"易学在蜀"涉及的学术领域既广且深,所存资料既少且散,对其集中进行研究也才肇始。这就需要广泛搜集、发掘资料,并将它放在全国学术发展的历史中加以深入考察剖析,以期了解"易学在蜀"的确切含义,了解宋代四川地区易学研究的全面状况,以正确认识巴蜀文化史上这份重要的历史遗产。
[注释]
(1) 朱伯昆《易学哲学史》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2)(7)(13)(43) 《宋史》卷459《谯定传》。
(3) 《二程全书·伊川文集八》。
(4) 《二程全书·伊川文集·明道先生行状》;《宋史》卷427《程颢传》;《续资格通鉴》巷67
(5) 《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一上》。
(6)《二程全部·伊川文集五》。字文中允,即宇文之邵,绵竹人,以太子中允致仕,时年未满40岁,见《宋史》卷458《宇文之邵传》。
(8)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6、卷22。
(9) 《华阳国志》卷10。
(10) 《汉书》卷87 下《扬雄传》。
(11) 黄开国《扬雄》,载贾顺先、戴大禄主编《四川思想家》(巴蜀书社1988年版)。
(12) 《二程全书·遗书十八》。
(14)(17) 度正《周濂溪先生年谱》,载《周濂溪集》卷10。
(15) 度正《跋傅耆同人卦说》、《跋太极图说》,载《宋代蜀文辑存》卷76。
(16) 《周濂溪先生年谱》;(万历)《合州志》卷8费广《养心亭记》。
(18) 《宋史》卷427《周敦颐传》。
(19) 《二程全书·附录·谢傅耆伯寿手谒》。
(20) 《二程全书.遗书附录.伊川先生年谱》。《中国古代哲学家评传》第3眷上册第232页~第233页两次将程颐的卒年写为"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误。
(21) 本表资料,主要据许肇鼎《宋代蜀人著作存佚录》(巴蜀书社1986年版)所列,并补以其他资料。
(22) 《二程全书·遗书5付录·伊川先生年谱》。
(23) (同治)《重修涪州志》卷2;(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3。
(24) 《二程全书·伊川易传序》。
(25) 《宋史》卷433《邵伯温传》。
(26) 1991年《犍为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0页~第601页。
(27) 陈寅恪、邓广铭二先生语,分别见《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5页、《谈谈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28) 参见拙文《宋代四川地区科技文化发展述论》,载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编《学术讲座汇编》第2集(1990年)。
(29) 关于陈抟的里籍,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据笔者考订,陈抟的籍贯是宋代普州崇龛县,即今四川省潼南县境内。参见拙文《陈抟里籍考》,载《四川文物》1986年第3期。
(30) 参见《蒙文通文集》第1卷《古学甄微.陈碧虚与陈抟学派》(巴蜀书社1987年版)、邱汉生《理学开山周敦颐》(《中国哲学》第5辑,三联书店1981年版)。
(31) 李远国《陈抟》,载《四川思想家》。
(32) 吴天墀《龙昌期--被埋没了的"异端"学者》,载《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3) 见《四川思想家》、蔡方鹿《一代学者宗师(张拭及其哲学)》(巴蜀书社1991年版)。
(34) 《四库全书总目》卷2、卷108。
(35) 《朱文公文集》卷72《杂学辨.苏氏易解》。
(36) 《宋元学案》卷99。
(37) 《四库全书总目》卷2 。
(38) 张维《苏轼》,载《四川思想家》。
(39) 李朝正《巴蜀〈易〉学源流考述》,载《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5期。
(40) 《宋史翼》卷28《张行成传》;《宋元学案》卷78《张祝诸儒学案》。
(41) 《宋元学案》卷78《张祝诸儒学案》。
(42) 张行成《进易书状》,载《宋代蜀文辑存》卷49。
(44) 据《宋元学案》有关各卷。
(45) 杨金鑫《程朱理学与书院》,载《哲学与文化》(台湾)第17卷第6期(1990年6月)。
(46) 《宋元学案》卷50《南轩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