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除了在诗文、书法方面有巨大成就,苏东坡自己最为重视的学问其实是易学。在《与李之仪》信中说“某年六十五矣。。。。。。已前者皆梦,已后者独非梦乎。置之不足道也。所喜者在海南了得易书论语传数十卷,似有益于骨朽后人耳目也。”在《答苏伯固》中说:“某凡百如昨,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虛过。如来书所谕,其他何足道!”苏、李皆为东坡至亲好友,且均为东坡死前数月所写,信中所说,绝非一般应酬之言,而带有一生学术总评意味。东坡自己将其《易传》置于其诗文词赋之上,实在不可忽視也!
易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第一经典,长期为历代文人所推重,入宋后,除哲学家周敦颐、卲雍、张载、程颐等均有易学专著外,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也皆有论易、解易之作。而苏氏父子三人则合著《东坡易传》。
苏轼幼时便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学《易》,少年时欲入山林当道士,终生与道士高人交往频繁,深晓《周易》占卜和“胎息”养生之术,并自称“铁冠道人”。其 父苏洵精通《太玄》,晚年欲作《易传》未成,遗命苏轼继作此书。苏轼于45岁左右被贬官于黄州时开始撰写《易传》,此后不断修改,直到生命垂危之时才修改 完毕。他的认知方法、执政思想深受《易经》影响,诗词文赋也因此而愈加高深玄妙,后人不解《易》理,常常只识皮毛。然而苏轼去世之后,他的著作遭到蔡京等 人劈版禁毁,这本《易传》便被改头换面,以《毗陵易传》(“毗陵”为苏轼去世之地常州别名)悄然印行于世,因此罕为人知。《东坡易传》作者认为“离开《东 坡易传》,苏轼思想及其诗文词赋无从谈起。”全书以“四库全书”中的《东坡易传》为底本,参照其它多种刻本进行校勘整理,并在每一篇章前写了简要评介,以 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苏氏易传》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易学研究的集体结晶,作者针对以往《苏氏易传》研究的不足,从文献学、《周易》经学、三教合一思想及苏氏易学的整 体特征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系统考述了《苏氏易传》的撰著过程、三苏父子的易学活动、《苏氏易传》的作者及名称、《易传》在历代 的流传与刊刻等问题。第二章详细分析《苏氏易传》的经学成就,作者指出,三苏认为《周易》的内容体现了圣人之道,而形式则是卜筮的,比较客观地把握了《周 易》的性质。在义理方面,苏氏提出“卦合爻别说”的理论和“多取为卦说”的方式。三苏主张卦均有时,又以争斗言易,以“用事”论爻,将爻爻关系人事化。在 象数方面,三苏从成卦角度重新认识卦变,又采用卦气说和五行配数。苏轼提出河图洛书源于九宫数,乃是目前所知最早持论者。第三章探讨《苏氏易传》的思想特 色,作者认为,三苏的《苏氏易传》是其构建的蜀学的集中体现,苏轼苏辙以三教合一,振兴儒学自任,与二程创建理学,排斥佛老殊途。他们的心性之学也与二程 之论大有区别。第四章考察《苏氏易传》与苏轼文艺思想的关系,作者认为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补性。该书抓住苏氏易学的主要特征,甚得要领,足发前人所未 发,对蜀学、易学和宋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