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9日成都市易学研究会学术沙龙活动2017年第6期学术交流在成都市退休职工活动中心举行。 本次沙龙由成都市易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陈泉璋主讲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学,简介传统人居环境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经典实例进行分析。 参加学术交流的有学会会长刘宗炎,名誉会长皮天祥、王世廉,副会长秘书长谢涛,副秘书长王伦,曾华秀,钟义源,常务理事刘运林,理事李航及学会会员易学爱好人员38人参加.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关注人类的居住环境,并认为不同的居住环境对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作用,或吉或凶。《尚书》中就有周成王派大臣周公和召公选址建都的记录,在汉代古人总结出了选择宜居环境的“土宜法”,有一些比较具体的选择人居环境的原则,此后历代都有关于人居环境的选择、修建、布置、调整的著作和理论问世。可见中国人从古到今都高度关注居住环境,并且不断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晋人郭璞在《古本藏经・内篇》中这样解释人居环境学的基本要素: “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平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平地中发而生平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占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其中,“噫”就是“大地的呼吸”,这是“气”的源泉。所以,中国古人选择宜居环境的落脚点是“气”,即是古人认为大自然中一种流动的能量。而西方建筑规划学派则并没有相似的概念或思想。
其实,风的聚敞、行程及其转向无不由山的形式所影响或决定,在某种意义上说,山对于人类的意义往往通过风的各种作用表现出来,所以,说白了、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就是一种特殊的山水文化。这样一来,换上一个新的角度看,即将风水文化视为山水文化,不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吗,那么。它究竟又特殊在哪里呢?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所以,古人坚信人与山水和谐统一才是生活的最佳境界。当然,就形式而言,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学中的风水理论偏重于用形法理论讨论阴宅的问题,但是,如前面解字所述,古人“事死如事生”这种传统行为的实质却是在追求一种“生”的精神,所以,发展到后来,古人对阳宅基地的选择也渐渐按照先人“择地”的方法来进行了。
实际上,阴宅和阳宅的最大相通点在于,它们都是以“求生”作为自己的惟一目的。它们之间的审美区别也仅有下面两点:一是,阴宅表达了人们将自己的下一代或所谓来世的生活寄托于一种无法证实的、缥缈的理想状态,而阳宅则直接为现世人生服务。另一点就是阳宅基地往往看大势,其“穴场”开阔、地势平坦,可容纳千百家:相比之下,阴宅基地相对狭小、玲珑。
那么,面对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学文化,我们将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呢?问题就在于您如何去理解这个“宅”的含义,尤其是“阳宅”的含义了。 成书于隋唐五代的《黄帝宅经》对“宅”的定义显然是现实的、为生者的。上面写道:“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所居,无不在宅,谁只大小不等,阴阳不殊,纵然客居一室之中,亦有善恶,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家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所以,我们为何不静下心来认真地想一想:究竟哪些才是我们真正的宅子,是某一个高楼里的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吗?还是我们身边的家人呢、同事、朋友、邻居所围成的那一层层的圈子,还是除了我们睡觉的时间之外,占去我们一大半时间的办公室呢?
陈泉璋老师对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学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到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